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期刊
  出版年
  关键词
结果中检索 Open Search
Please wait a minute...
选择: 显示/隐藏图片
紫外光照条件下硫醚类化合物的α - 碳氢键官能团化反应研究
巴飞非,高鸿盛,艾长立,王洪国,廖克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5, 35 (4): 16-20,35.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5.04.004
摘要474)      PDF (2519KB)(274)    收藏
 研究了一种新型的硫醚在紫外光照条件下与二苯甲酮及其衍生物的加成反应, 实现了高效α - 碳氢键官能团化的方法。考察了紫外光波长、 反应温度、 反应物的浓度、 不同L e w i s酸催化剂等因素对产物分离收率的影响, 得出的最佳反应条件为: 紫外光波长为3 1 3n m、 反应温度为室温、 反应物4, 4 ' - 二甲氧基二苯甲酮的物质的量为0. 0 2mm o l 、 L e w i s酸催化剂为A l C l 3。在最佳反应条件下, 目标产物双( 4 - 甲氧基苯基) ( 2 - 四氢噻吩基) 甲醇的分离产率为5 7%, 并探讨了反应的机理。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渣油型船用燃料油降黏剂的合成工艺及降黏效果的研究
郭志文,王洪国,郝春来,廖克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4, 34 (6): 16-20.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4.06.004
摘要797)      PDF (2157KB)(328)    收藏
 以马来酸酐( M) 、 苯乙烯( S) 与自制的丙烯酸十八醇醚酯单体( A) 共聚合成了三元共聚物( MS A) 型油
溶性降黏剂, 考察了降黏剂对RMG 3 8 0船舶燃料油的降黏效果。实验结果表明, MS A的最佳合成条件为: 丙烯酸十
八醇醚酯、 苯乙烯、 马来酸酐物质的量比为5∶1∶3, 反应温度为9 0℃, 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 B P O) 的质量分数为
0 . 6%, 反应时间为6h。在降黏剂质量浓度为3 0 0m g / L、 剪切速率为20 0 0r /m i n时, RMG船舶燃料油的降黏率达
到6 6. 1 1%以上, 满足了I S O 8 2 1 7—2 0 0 5标准中RMG 3 8 0船舶燃料油的黏度要求, 降黏剂对不同的船舶燃料油均具
有较好的降黏效果, 但随着时间的增加降黏效果逐渐减弱。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废旧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
蒋德林,廖克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10, 30 (3): 41-43.   DOI: 10.3696/j.issn.1672-6952.2010.03.011
摘要527)      PDF (167KB)(263)    收藏
废旧SBS改性沥青的再生是研究废旧SBS改性沥青混合料再生技术的基础。分别把ST-1和ST-
2两种废旧SBS改性沥青混合料,采用溶剂抽提的方法抽提出旧沥青,并进行理化性质及组分分析,根据其性质和组
成情况选择A # 剂与B # 剂作为再生剂,调配出符合公路沥青路面施工技术规范(JTGF40-2004)聚合物改性沥青技
术要求的重交道路石油沥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C5 石油树脂改性作为柴油降凝剂
于洪波,丛玉凤,廖克俭,张玲,孙凤娇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9, 29 (1): 25-27.  
摘要425)      PDF (546KB)(291)    收藏
对C5 石油树脂进行马来酸酐接枝改性,用高碳醇进行酯化,研制柴油降凝剂。考察了马来酸酐质量
分数、引发剂(过氧化苯甲酰)质量分数、反应温度以及反应时间等因素对柴油冷凝点和冷滤点的影响。结果表明,
当马来酸酐质量分数为15%,引发剂质量分数为1.0%,反应温度为180℃,反应时间为3.0h时,得到的柴油降凝剂
具有较好的降凝降滤效果。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焦化柴油氧化脱硫的工艺研究
王淑波,闫 锋,廖克俭,敖红伟,潘媛媛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9, 29 (1): 18-20.  
摘要468)      PDF (657KB)(274)    收藏
以双氧水作氧化剂,甲醇作萃取剂,采用氧化反应与溶剂萃取相结合的方法对焦化柴油进行了氧化
脱硫研究。通过单因素实验考察了氧化剂质量、反应时间、反应温度、催化剂的选择、催化剂的质量等对焦化柴油脱
硫率的影响。结果表明,最适宜的氧化脱硫条件为:甲酸作催化剂,反应温度60℃、反应时间60min、剂油体积比为
0.1,V(氧化剂)∶V(催化剂)为1.0。萃取试验条件为:在室温条件下,V (萃取剂)∶V (柴油)为1.0,静置时间20
min。精制后柴油回收率达93.0%,柴油中硫的质量分数可降至350μg/g以下。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催化氧化法制备硬质氧化蜡
廖克俭, 张 玲, 丛玉凤, 孙凤娇, 于洪波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8, 28 (4): 24-26.  
摘要480)      PDF (132KB)(362)    收藏
以石蜡和聚乙烯蜡为主要原料,进行催化氧化反应,制得硬质氧化蜡。结果表明,当反应温度为170 ℃,反应时间为7 h,m(石蜡)∶m(聚乙烯蜡)为7∶3,催化剂质量分数为0.01%,助剂质量分数为1.0%,空气流量为0.20 m3/h时,所得氧化蜡的酸值为9.82 mg(KOH)/g,皂化值为79.19 mg(KOH)/g,针入度为9.2 (0.1 mm),滴熔点为87.4 ℃,75 ℃折光率为1.453 6,与天然硬蜡(巴西棕榈蜡)的性质非常接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天然巴西棕榈蜡替代品的合成
丛玉凤, 黄 玮, 廖克俭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7, 27 (1): 27-29.  
摘要467)      PDF (203KB)(525)    收藏
       在酸性催化剂存在的条件下, 由石蜡和微晶蜡的混合物催化氧化反应, 再经物理调和, 合成天然巴西棕榈蜡替代品。并利用正交实验对反应条件进行了分析, 得出最佳生产工艺:石蜡和微晶蜡的质量比为4 ∶1 , 催化剂的质量分数为1 %, 助剂的质量分数为1. 6 %, 反应时间为8 h , 空气流量为1. 25 m3 /h , 反应温度为170 ℃。经物理调和后产品的酸值为12. 93 mg(KOH)/g , 皂化值为82. 71 mg(KOH)/g , 折光率(75 ℃)为1. 445 2 , 熔点为82. 1℃, 与天然产品的性质接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石蜡催化氧化反应热效应分析
康 蕾, 廖克俭,丛玉凤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6, 26 (2): 31-33.  
摘要319)      PDF (166KB)(193)    收藏
    将石蜡与微晶蜡按质量比为4∶1 进行混合共100 g , 添加催化剂、助剂, 在反应温度、空气流量、反应时间一定的条件下进行氧化反应。反应热效应的分析表明, 空气流量和反应温度对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所需的最高能量以及活化能的影响较大。空气流量在4 L/ min, 温度在170 ℃时, 反应过程中生成自由基所需的最高能量较小, 活化能较小, 反应容易进行。添加的催化剂和助剂质量对自由基生成的难易程度影响较大, 催化剂质量为0 .016g , 助剂质量为1.6 g 时, 较易生成自由基。反应时间为6 h 较好。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水工沥青产品的研制与工程应用
曲 涛, 廖克俭, 郭皎河, 闫 峰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6, 26 (1): 38-41.  
摘要377)      PDF (159KB)(312)    收藏
    分别利用进口原油和国产原油, 采用调和-轻度氧化和轻度氧化的工艺, 通过考察原料的针入度、氧化温度、空气流速、氧化时间对水工沥青产品性能的影响, 确定了最佳工艺条件。开发出了具有很好的高、低温性能和抗老化性能, 可用于水利工程建筑的高质量水工沥青产品。进口油水工沥青和国产油水工沥青混合料的渗透系数分别为1.14 ×10 -9 cm/ s 和2.35 ×10 -9 cm/ s, 老化后马歇尔稳定度分别增加了14.80 %和14 .28 %, 老化后马歇尔流值(60 ℃)分别降低了18 .10%和6 .19%, 水稳定系数分别为0 .874 和0.969, 小梁弯曲挠跨比(16 .4 ℃)分别为大于5.4%和3 .7 %, 说明沥青混合料具有较好的抗弯曲能力、耐老化性能、水稳定性和抗渗透能力, 是性能优异的水工沥青。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
阻燃沥青的研制
郭进存, 廖克俭,戴跃玲
辽宁石油化工大学学报    2005, 25 (2): 5-8.  
摘要393)      PDF (261KB)(603)    收藏
    选用辽河AH -70 号高等级道路沥青作为基质沥青, 采用添加阻燃剂的方法制得了阻燃沥青。通过氧指数和水平燃烧系统地考察了十溴联苯醚、三氧化二锑、硼酸锌和氢氧化镁阻燃剂对沥青的阻燃效果, 它们之间的协同效应, 以及沥青在氢氧化铝、复合抑烟剂作用下的抑烟性能。结果表明, 十溴联苯醚、三氧化二锑、硼酸锌和氢氧化镁分别对沥青具有一定的阻燃作用, 其中, 十溴联苯醚在这4 种阻燃剂中阻燃效果优于硼酸锌、氢氧化镁和三氧化二锑, 但其发烟量明显比其它阻燃剂大, 三氧化二锑与十溴联苯醚之间存在着良好的协同效应, 氢氧化铝和复合抑烟剂不但对沥青具有一定阻燃作用而且还有良好的抑烟作用。当它们按一定比例存在于共混体系中时, 阻燃抑烟效果最佳, 共混物的氧指数达到36 .5 %, 水平燃烧达到I 级难燃, 发烟量较少。
相关文章 | 多维度评价